专业低息配资平台
自去年9月以来,鸡蛋现货和盘面持续下跌,市场被悲观情绪笼罩,空头的逻辑主要包括成本下移和存栏上升等,盘面一路增仓往下,空头逻辑被不断兑现。5月以后,由于成本以及需求环境发生变化,盘面大幅减仓反弹,在巨大持仓的裹挟下,期现货联袂走出扎空行情,现货一度创出上半年新高。不过,彼时市场主流观点仍多认为反弹仅是昙花一现,考虑存栏和成本端利空的大环境还在,现货的提前抢跑对后市的压力有增无减,梅雨季跌价的逻辑还在,现货不排除在淡季创新低并延迟见底股票配资体验金,甚至旺季的涨幅也可能会不及预期。而从实际看,当前现货已提前走出梅雨低价,市场库存较低,淘鸡价格创年内新高,现货和盘面的走势不仅没有兑现空头的预期,甚至好于最乐观的多头,究其原因,我们认为空头方存在以下的几个预期差,导致了整体的行情强于此前的预期。
一是前期超淘与当前惜售之间的矛盾。当前淘鸡价格已来到年内最高,且淘鸡-白鸡价差创多年新高,空头认为主要是延淘、惜淘或换羽所致,其外在表现就是淘鸡鸡龄的迅速升高,但仅凭惜售无法完全解释当前大码蛋紧缺,大蛋走势远强于小蛋的实际情况。淘鸡价格偏高且提前启动,实际就是前期在3至4月份市场悲观预期下出现的超淘所致,也就是说当前淘鸡涨价的主因是量少,否则继续延淘产蛋等待后期淘鸡跌价后出清并不比当前高价下淘鸡划算。部分观点认为当前淘鸡和大蛋较少是因为22年底前后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导致的补栏偏少所致,但实际23年2月开始市场就进入了高补栏模式,如果不是因为前期超淘,当前淘鸡和大蛋的短缺不至于同时出现。因此,当前淘鸡价高、大蛋少、蛋价坚挺,较为合理的解释就是3、4月份出现了未被市场观察到的超淘,导致实际可供产蛋的老鸡变得比按补栏数据所推导得出的更少,而正是由于可淘老鸡数量稀少,当前鸡龄的大幅升高就变得容易理解,惜淘是有的,且少量惜售鸡龄就明显攀升,但并不表明会出现对后市产生明显压力的延淘行为。另外,尽管大蛋表现较小蛋更为坚挺,但依旧是单价较低的一个,传统上盘面更多是反应的是大蛋价格,因此大蛋的走强,更有助于抬高盘面的整体估值。

二是产能充裕与库存偏低之间的矛盾。上半年蛋价偏弱,但市场更多是交易预期,资讯机构给出补栏和存栏数据偏高,加上成本端表现低迷,市场锚定同样过剩的17和20年,悲观预期下行业内各环节严把风控,维持谨慎策略,囤货需求被严重抑制。尚且不论产能是否真实供大于求,即便是小幅的过剩,在淡季需求下,低库存和低价格尚且可以并行不悖,而一旦需求或涨价预期启动,低库存则对蛋价构成了绝对的支撑,市场可以暂时摒弃高产能的预期,而交易低库存的现实,这是当下正在发生的情况,现货市场一货难求,各环节库存寥寥。尤其是,梅雨季跌价严重不及预期,且价格提前走强,市场预期不足,冷库蛋入库量较低,部分被迫追高买入,相应地也减少了未来在旺季出货冲击蛋价的可能。关于产能与库存之间劈叉的背后原因,抛开前期超淘导致阶段性供需失衡的逻辑外,需求端可能存在的理由有二:一是前期悲观预期下投机需求被抑制,情绪改善后有建库存的需要,投机需求启动;二是蔬菜价格普遍涨价且偏高,替代效应导致鸡蛋消费转好,另外进入7月以后暑期和节前的备货消费也悄然展开。

最后是天气方面的因素。前期南方降雨过多,导致蔬菜等替代品涨价;而今年梅雨季开始较晚,且持续时长不够,鸡蛋发霉程度不明显,利于降价后的快速建库存的涨价;雨带迅速北抬给北方带去高温高湿,导致产蛋率下降,共同造成了今年蛋价提前回暖,摆脱淡季后在7月初便进入快速涨价期。
纵观历年蛋价,旺季最提前、涨幅最大的往往是偏熊市的年份,17和20年均为如此股票配资体验金,其中最主要是原因是起点较低,且市场过于谨慎和准备不足反而容易产生反向的恐慌情绪,预期差在当中扮演了关键作用,今年大概率是这一模式的延续,而涨价的提前对近月合约构成了最大的利好。然而,产能的压力只是被暂时掩盖而非消失不见,涨价提前的结果则可能是透支未来的涨价空间;因此当前宜乐观对待偏近合约,逢低买入,但进入旺季兑现期后留意涨价不及预期的可能,相应的,中期可以逐步关注远月合约的上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