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股票配资平台
中新经纬4月15日电 (周奕航)券商年报近期陆续披露股票加杠杆怎么操作,券商资管业务情况也浮出水面。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截至13日,在公布受托管理资产规模的19家券商中,共有11家公司管理规模同比录得正增长。但从盈利能力来看,多家券商资管业务净收入较上年有所下滑。
近六成券商资管业务规模上升
2024年,券商私募资管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较上年有所上升。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2024年末,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管产品规模5.4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中信证券凭借1.54万亿元的管理规模位居榜首,与去年1.39万亿元相比,同比增长11.09%;国泰海通证券以5884.3亿元管理规模位居其后,同比增长8.35%;华泰证券位列第三,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为5562.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98%。

除此之外,包括中信建投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等券商受托管理资产规模较上年有所增长,增幅范围在0.5%~45%之间。其中,中原证券2024年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为52.71亿元,同比增长43.9%,为2024年受托资产规模增幅最高的券商公司;广发证券、国联民生证券位居其后,增幅分别为23.87%和21.52%。
在公布受托资产规模的券商中,共有8家券商受托管理资产规模较上年有所下滑。其中,华林证券下滑幅度最高,为30.89%;招商证券、东方证券较上年下滑9.31%、8.14%。
从产品结构来看,多家券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快速增长,增速超过单一资产管理计划。
以中信证券为例,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分别为3432.43亿元、9089.82亿元,同比增长15.3%、7.99%;国泰君安也在年报中披露,截至2024年末,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规模2393.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单一资产管理规模1295.3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6%;广发证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1543.83亿元,同比增长30.11%,单一资产管理规模811.7亿元,同比增长1.31%。
根据中基协数据,截至2024年年末,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存续规模为58910.8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占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的比例由46.92%上升至48.38%;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为62868.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54%,占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的比例由上一年同期的53.08%下降至51.62%。
部分券商资管业务净收入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多家券商资产管理规模有所增长,但从券商资管业务盈利能力来看,收入水平仍承压。
Wind数据显示,共有9家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计算口径:资产管理业务收入-资产管理业务成本)同比下滑,降幅在2%~300%之间。
中新经纬注意到,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光大证券等券商在内,2024年资管业务规模较去年有所增长,但资管业务净收入却较去年有所下滑。以中信证券为例,2024年资管规模增长11%,资管业务净收入下滑2.83%;中信建投证券和光大证券,资管规模分别增长5.42%和3.7%,资管业务净收入分别下滑15.78%和10.33%。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中新经纬表示,2024年市场环境回暖,券商资管产品结构从单一资管计划向集合资管计划倾斜,头部券商凭借品牌效应和渠道优势吸引资金流入,资管总规模提升,券商资管在主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受费率下行、市场波动和公募化转型因素影响,行业管理费用普遍下调,且主动管理转型初期投研、人才等投入增加,导致成本压力凸显。
“此外,部分券商资管缺乏公募牌照,产品布局受限。”田利辉补充道。
从趋势来看,多家证券公司近年来积极布局公募业务,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牌照。截至目前,行业内已设立的券商资管子公司数量扩容至30余家,包括东证资管、长江资管、华泰资管、中泰资管、国泰君安资管在内的11家资管子公司获批公募基金牌照,广发资管、光大资管、安信资管、国金资管4家券商资管子公司的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仍在审批中。
中信证券也在年报中表示,公司将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进一步加强投研团队建设,持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资产管理服务,加强产品规划布局和场景化设计,打造风险收益特征清晰、稳定的产品系列,未来将持续推进公募牌照申请。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周奕航:zhouyiha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魏薇 李中元股票加杠杆怎么操作